{蜜色影院}-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最新国产精品视频每日更新,日韩欧美高清播放器,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人妻教师痴汉电车波多野结衣,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

文明風首頁 > 2023 > 我們的節日清明 > 緬懷英烈
【八閩豐碑】以文載道 戰斗不息——李南金烈士
http://www.by1520.com?2023-03-15 10:53:43 來源:福建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責任編輯:蘭楚文

李南金原名李世混,學名李果,筆名覺因,1907年出生于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巖峰村。1927年旅居安南(今越南),1928 年回國,1929年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學習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他受黨組織派遣回永春開展革命工作,先后擔任中共永春縣委宣傳部部長、縣委書記、安南永特區委書記、同安特支書記、廈門中心市委特派員、安南永臨時中心縣委書記等職。李南金是安(溪)南(安)永(春)德(化)蘇區的主要奠基人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他在安溪執行任務途中,遭敵伏擊,不幸被捕后壯烈犧牲,年僅25歲。

在永春縣達埔鎮巖峰村,有一座百年老屋“棋盤厝”,那里孕育出一位優秀的革命人才。這座老屋,村里人都知道,是烈士李南金的故居。

老屋后屋的一面墻上,李原燈與妻子的合照炭畫像歷經多年依舊保存完好。李原燈是李南金的父親,晚清時的秀才,以教書、行醫為業。李南金出生于1907年2月,書香家庭的浸潤造就了他的聰穎好學。成績優異的李南金小學畢業以后,到泉州一所專科學校繼續深造。他博覽群書,愛好文學,勤學書法,曾發表不少文章,并剪輯成集,取名《碎錦》(已散佚)。課余時間,他搜尋醫書,輯錄秘方,為貧苦百姓醫治疾病,濟世利人。永春是著名的白鶴拳之鄉,李南金還勤練武術,抄了一本《國技指南》,希望以此幫助人民排憂解難,吐氣申冤。流淌在血液里的俠義精神,最終驅使李南金走上革命道路。

20歲那年,李南金到越南教書。在那里,他切身感受到祖國的衰弱,華僑在外忍辱度日的情景,為此他憂心忡忡,立誓要發憤圖強。

在越南一年后,李南金決定回國,到當時的上海中華藝術大學文科班學習。學校校長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首譯者陳望道,學校里的老師則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夏衍。在這所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重要文化陣地之一的學校里,李南金如饑似渴地閱讀大量進步書刊,開始接受馬列主義真理。他特別喜歡魯迅先生的作品和演講。魯迅先生反帝反封建的硬骨頭精神、毫不妥協地戰斗精神讓李南金非常崇敬。李南金以筆為戈,以紙為戎,不斷發表文章,撰文救國,傳播革命思想。1929年,滿腔愛國抱負的李南金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7月,李南金大學畢業。此時的永春正處于白色恐怖之中,組織上派他回到家鄉開展革命活動,任命他為中共永春縣委宣傳部部長,負責在城關建立活動據點。臨危受命,李南金在所不辭。

一到永春,他便馬不停蹄開展工作。他通過縣建設局搭建平臺,主編《建設月刊》,用“覺因”筆名發表文章,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宣傳革命真理;他利用公務活動的機會在社會上廣泛結交朋友,培養積極分子,秘密發展黨員;他親自主編黨的秘密刊物《磨礪》,撒播革命種子……積極而高效的一系列工作,為活動據點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根基,但也引起了敵人的注意。

為了避免暴露,李南金回到達新小學(現巖峰小學)任教,以學校為據點,聯絡附近小學教師,深入群眾,秘密開展工作。短短幾個月時間,革命的星星之火不斷點亮,李南金在達埔先后建立了兒童團、農民協會、互濟會、婦女會等組織,并建立中共達埔支部,為后來安南永德革命根據地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領導骨干。

革命的腳步從未停止。1930年底,上級黨組織派李南金到安溪、南安、永春三縣邊界開辟游擊根據地。他打扮成獵手,翻山越嶺,到安溪發展獵戶陳體,在多地陸續建立據點,創立了以佛仔格為中心的安南永特區并兼任特區委書記,組織了一支用火槍土炮武裝的游擊隊,培育游擊隊軍事骨干,為日后開展游擊戰爭打下堅實基礎。

特區的革命活動引起敵人的驚恐,李南金的家9天被抄11 次。為保存革命力量,黨組織把李南金調到漳州、石碼一帶工作,之后擔任中共同安特支書記。盡管生活環境異常艱苦,但他始終保持堅強的意志,為革命斗爭抗爭不止。

1932年3月23日,李南金和戰友陳鳳伍在安溪蕓美遭到國民黨反動派伏擊。危急關頭,李南金舉槍向敵人猛烈射擊,殺開血路,脫離險境,但陳鳳伍是外地人,因不熟悉地形而被敵人包圍。為救戰友,李南金毅然回頭沖入敵圍,為掩護陳鳳伍突圍脫險,用盡了槍膛里的最后一顆子彈。敵人步步迫近,李南金赤手空拳,同群敵搏斗,終因寡不敵眾,不幸被捕。

1932年4月24日,李南金于安溪縣城英勇就義,年僅25歲。李南金的犧牲,使安南永特區失去了一位優秀的文武全才的領導者。“他是永春黨的靈魂”——這是當時中共廈門中心市委對李南金烈士的高度評價。李南金犧牲后,他作為主要領導者之一組織和創建的安南永德蘇區在黨的領導下繼續發展壯大,形成了一個以安溪為中心,橫跨四縣邊區,范圍近7000平方公里的革命斗爭區域,革命烈火熊熊燃起。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
東南網承辦
文明風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閩新備 200605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