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最新国产精品视频每日更新,日韩欧美高清播放器,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人妻教师痴汉电车波多野结衣,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

文明風首頁 > 我評議身邊好人 > 活動動態
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福建省推薦候選人公示
http://www.by1520.com?2022-10-28 14:19:56 來源:省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蘭楚文

根據中國文明網《關于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的通知》有關要求,現將我省擬推薦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候選人名單及事跡進行公示。在此期間,歡迎群眾來電、來信,向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反映情況。

公示時間:2022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591-87891973

來電時間:公示期間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來信投遞:省委文明辦綜合處(福州市晉安區六一北路233號新聞大廈311室),郵政編碼350013

省委文明辦

2022年10月28日

助人為樂:4人(組)

曾兵:樸樸小哥路遇車禍 熱心救人贏贊譽

曾兵,男,1985年8月出生,福州樸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琴亭大廈接駁點配送員。2022年6月3日16時許,在省體門口突發小車撞護欄翻車事故,配送路過的曾兵趕忙停車沖進事故現場,疏導交通并招呼路人幫忙,最終車內5名受困人員全部獲救。隨后事故車輛冒煙,他又迅速跑到周邊商鋪借滅火器滅火,并將護欄搬至不影響通行的地方后,默默返回工作崗位。他還曾參與居民樓滅火救人、普惠口罩配送項目,為市民群眾真情服務。曾獲評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最美快遞小哥、福州身邊好人。

配送途中 熱心救人

2022年6月3日16時許,五四路省體育中心門口,一輛小車撞上路中間的護欄后翻車。曾兵恰好騎電動車送貨路過,立即停車沖進事故現場,上前詢問車內人員受傷情況,并幫助疏導交通,大聲呼喊周邊路人前來救人。他見義勇為的正能量帶動了周圍的群眾,許多路人聽到呼喊急忙趕來,齊心協力將車抬起,將車內被困的5人從破損的車窗中救出。這時,事故車輛開始冒煙,為防止意外發生,曾兵趕緊跑到周邊商鋪借來滅火器。隨后,他和交警一起將撞壞的護欄搬至不影響通行的地方,然后默默離開。曾兵和周邊路人的善舉,被熱心群眾和公共視頻記錄了下來,并傳到網上,不少網友留下評論為他點贊。而曾兵卻說:“我沒想那么多,第一反應就是救人。公司一直倡導樸樸人要努力傳遞正能量,我其實沒有太多想法。社會上也有很多好人好事,這次好事就是大家一起做的,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

見義勇為 常行善舉

據了解,這已經不是曾兵第一次見義勇為了。2021年1月9日,曾兵在配送過程中,發現茶園街道環北三村一居民樓著火,就奮不顧身參與滅火,之后又默默離開。現場一些市民注意到他身穿樸樸工作服,紛紛致電公司給予表揚,大家才知道了他見義勇為的事跡。此外,曾兵還有過多次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行為,曾獲福建省商務廳“福建省最美快遞小哥”稱號及樸樸公司內部的最高榮譽“品格獎”,還是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

平凡崗位 非凡工作

曾兵于2019年進入福州樸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他和其他網約配送員就成為福州最忙碌的人,為“宅”在家里的市民送去急需的物資。曾兵說:“當時平均每天要送200多單,行程都在二三百公里,每天晚上收工后累得話都懶得說。但想到一天下來市民不斷對我說‘謝謝’,就覺得十分欣慰。”2年多的配送工作中,曾兵為福州市94356戶家庭提供過配送服務,配送總里程數超過13萬公里。

(福州市委文明辦 呂雅萍供稿)

王金森:民間調解員巧用“土方子”化解群眾糾紛


王金森,男,1973年4月出生,阿豹民間調解室負責人。作為莆田市靈川鎮首個公益性民間調解室的發起人,王金森小名“阿豹”。無論是鄰里糾紛,還是家庭矛盾,只要一個電話,阿豹便會帶領他的志愿者團隊,上門調解。3年多來,阿豹和他的民間調解團隊對接各類矛盾糾紛215件,調解成功198件,調解成功率90%以上,挽回當事人經濟損失300余萬元,預防和避免了8起民轉刑案件和群體性惡性案件的發生。

辭“官”開店 全情投入

他種過地、經過商、當過村干部。2018年1月,他擔任東進村治保主任。任職僅10個月,便收到了4面錦旗。為了擴大調解受理范圍,不再局限于本村,讓更多群眾的矛盾化解于未然,2018年11月,阿豹毅然辭去村干部的職位,自費租店面成立公益民間調解室。為避免落人口實,他索性關了原本在當地經營的酒莊和油漆生意。“好好的‘村官’不當、生意不做,自己花錢租店面,免費幫別人調解,還要天天挨罵。”妻子罵他,有半個月沒理他。面對家人的反對,他說:“年輕時經商賺了一些錢,50歲也到了回饋社會的時候了”。德不孤,必有鄰。阿豹此舉,得到眾多志同道合者的響應,紛紛加入阿豹民間調解室。

有理有據 排憂解難

2020年8月,阿豹接到本鎮1個打群架的群體性糾紛,雙方劍拔弩張,隨時都有再次打群架的可能。他立即緊急通知團隊成員,分頭趕往糾紛現場調解。由于雙方均有傷者,家屬情緒激動,首次調解未達成協議。他們鍥而不舍,一次次奔波于雙方當事人家里調解,每天往返五六趟,調解到夜里十一二點,嗓子都說冒煙了。經過1個月的努力,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協議,不再以暴制暴,涉及的民事糾紛等以法律途徑解決。一起糾紛調解1個月的例子比比皆是。對于調解,阿豹民間調解室有“黃金法則”:在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準確運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每當成功化解1起糾紛,阿豹都特別開心,因此妻子總揶揄他:“你今天這么高興,看來又去哪里做了好事!”

樂于奉獻 贏得口碑

身為民間調解員,阿豹民間調解室團隊沒有一分工資收入,卻都樂于奉獻。有時在調解中,雙方因千把塊錢爭執不下時,阿豹還會自掏腰包,悄悄補償一方以息事寧人。“我現在經濟條件還可以,希望能為群眾多做點事,也給子孫樹立良好的家風。”阿豹的苦心沒有白費,家人對他的調解事業,從反對轉向了支持。他的兒子經常加入父親的調解工作。爺倆齊上陣,并肩促和諧。村民口口相傳,常有求助電話打來,甚至說:“阿豹,快來‘抱’一下,他們就和好了。”

(莆田市委文明辦 黃曉丹 供稿)

張素芳:愛心媽媽幫助心智障礙人士融入社會

張素芳,女,漢族,1964年11月出生,現為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副會長,圓夢特殊家庭援助中心理事長。她是一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也是一位智力二級殘疾孩子的母親,致力于幫助心智障礙者,讓他們能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創造價值。

推動特殊群體建立專業培訓點

2017年9月,張素芳當選為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殘聯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副會長,她利用雙休日走訪了20多個心智障礙者家庭,還從殘聯了解到,全縣共有持證的心智障礙者1400多人,其中適齡勞動力達1000多人。這個龐大的數字,讓她心情異常沉重。于是她寫了調查報告,反映這些家庭的困境與訴求。隨后,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召集心智障礙者家長召開座談會,相關議案、提案進入縣“兩會”,引發各界關注。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大齡心智障礙兒有了一個90多平方米的固定培訓地點,定期接受剪紙、繪畫、貼畫、園藝等技能培訓,以文化藝術為媒介開發潛能,培養勞動技能。

推動輔助性就業實現零的突破

2018年10月,張素芳的倡議下,7位家長共同注冊了圓夢特殊家庭援助中心。這是三明市第一家、福建省第二家為智力障礙者服務的民辦非營利企業。2019年夏,在縣殘聯的指導下,她們一起為心智障礙者開發了繪畫、剪紙等手工生產崗位。同年11月,她申請提前退休,全身心投入到中心工作。2020年8月,她以大齡自閉癥“星寶”、智力發育遲緩的“蝸牛”為員工,注冊了沙縣星寶蝸牛貿易有限公司,開設公益商店,開發銷售崗位,由“星寶”“蝸牛”擔任售貨員,銷售自制工藝品,以及日用品、農副產品等。她想方設法為公益店創收,和家長們聯系了民政、殘聯、總工會、青山紙業等企事業單位工會,得到了他們的采購支持。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殘工委、文明辦、總工會聯合倡議各單位工會從公益店采購節日慰問品,訂單金額達15萬余元。從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兩個輔助性就業年度公益店銷售額均超過30萬元。

建設“暖心家園”努力回饋社會

2021年,區計生協會找到張素芳,向她推介“暖心家園”項目,該項目旨在關懷關愛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想到可以回饋社會幫助更多人,她欣然接受。“同是特殊家庭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她發動圓夢獨生子女傷殘家庭和“失獨”家庭一同創建“暖心家園”。一年來,開展了多肉種植、葡萄采摘、美麗鄉村觀光、森林康養體驗、四季養生美食交流等活動,持續以園藝療法重塑特殊家庭人員的活力與自信,共建暖心大家庭。

(三明市委文明辦 姚曉聞 供稿)

陳衛國:24年無償獻血23萬毫升

陳衛國,男,50歲,中共黨員,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漳州車務段杏林站車站值班員。在工作中,他守護每一趟列車安全正點運行;工作之余,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獻血達人”,無償獻血24年只為給生命“加油”。截至2022年6月,他共捐獻血小板137次,獻血量達23萬毫升,連續多次榮獲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授予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稱號,其中金獎8次,銀獎4次。同時,陳衛國還是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的骨干成員,總服務時長累計達3500小時。反映他無私奉獻和志愿服務的事跡在先后中國新聞網、東南網、廈門文明網等媒體刊載。

1998年6月25日,陳衛國第一次參與無償獻血,當得知自己獻出的血液是合格的,并將用于有需要的人時,一股強烈的自豪感從他心底升起,讓他體會到了奉獻的快樂。這次獻血的經歷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自此,陳衛國與無償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

近幾年,陳衛國的身影經常出現在中心血站的獻血大廳和獻血車上,他根據自己長期以來的獻血經歷,在血站、獻血屋、獻血車言傳身教,指導獻血者填寫健康征詢表、錄入體檢、血液初篩等相關檢查,對獻血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

做志愿者時,他時常遇見病患家屬在獻血車或獻血點求助的場景,這讓陳衛國觸動很大。為了幫助更多人,陳衛國都會主動幫他們聯系互助獻血。在陳衛國的帶動下,他的弟弟、妹妹、兒子、同事、朋友等也都加入到了無償獻血隊伍中。

陳衛國表示,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還會一如既往地將公益進行到底。作為廈門市無償獻血楷模,陳衛國還接受了福建省廈門市中心血站的邀請,參與了福建省廈門市無償獻血公益廣告的拍攝,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廣大市民傳遞著“推動無償獻血,奉獻社會,服務社會,助人自助”的精神。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 劉榴芳 供稿)

見義勇為:2人(組)

蔡蘋春:“硬核大叔”勇救兩名溺水孩子

蔡蘋春,男,1969年9月8日出生于顏厝鎮上溪村。他從事養蝦行業,技術精湛,平時經常無私與他人分享養蝦技術。他為人忠厚,勤勤懇懇,樂于助人,廣大群眾提起他,都對他稱贊不絕。2022年5月4日,他

偶然遇見兩名溺水的孩子,立刻沖向冰冷的河水,勇敢將他們救出。

偶遇溺水孩子,挺身而出

2022年5月4日,蔡蘋春往如平常一樣去九湖林前村養蝦,工作完,在回家的途中,他路過高新區九湖鎮林前溪攔河壩附近,發現溪里有兩名小孩,其中一個身影若隱若現,只剩頭部浮在水面。眼見落水人隨時有被河水吞噬的危險,危急時刻,他不顧河水冰冷刺骨,毫不猶豫跳下河水里,將落水女孩先救出,讓她在岸邊坐著。隨即,又立馬沖回河中,將另一名落水男孩也救上了岸。

“一心只想救人,沒想那么多”

“當時并不害怕,一心只想救人,沒想那么多。”蔡蘋春說道。事后再看現場的時候,河深水急,連自己都快被淹沒,他才感覺到后怕,他很慶幸自己能安全救出兩名落水孩子。“雖然自己渾身冰冷,又磕到碰到,但是能夠挽救兩條生命,心里特別高興,即使以后再遇到類似情況,依然會奮不顧身地挺身而出。”蔡蘋春說。

蔡蘋春見義勇為的事跡不僅體現了其個人舍己為人的良好品質,也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詮釋了人生的最美價值,為廣大群眾樹立了好榜樣!

(漳州市委文明辦 盧元仲供稿)

俞昌茂:平民英雄搏風擊浪勇救人  善行義舉傳遞榜樣力量

俞昌茂,男,1963年2月10日出生,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澳前鎮東星村村民。他12歲開始在海上捕魚、與海結伴40余年,十分熟悉平潭海況,當地漁民都十分信任俞昌茂,稱這位“漁民哥”為“海上救生員”。他不僅是一名漁民,還曾是邊防一名優秀的船管員。其“閩平漁11608號”漁船曾在2011、2012年連續兩年獲得省海洋與漁業廳頒發的“水上搶險救助先進單位”稱號。

2021年11月14日凌晨在猴研島海域附近,遇難者的釣魚船因主機故障無法行駛,繼而被風浪打壞,導致兩人雙雙落水。俞昌茂在接到另一位漁民的救援電話后,立即開著閩平漁運62999出去救人。當時海上風力將近九級,浪高有3米左右。期間他還幫忙向海事、邊防等部門打了求救電話。凌晨一點左右,船開到猴研島附近搜尋了十幾分鐘后,順利地把兩位遇難者都救上來。

俞昌茂在40多年的海上生涯中,曾不顧自身安危,多次冒著風雨出海營救他人,成為實實在在的海上“救生員”。2011年12月山東濰坊籍“金山嶺”運輸船在牛山島海域發生沉船事故,俞昌茂第一時間前往現場搜救;2015年8月臺輪“百合號”受強臺風“蘇迪羅”影響,脫錨偏離停泊點,俞昌茂與同鄉漁民不顧風浪危險將12名海上船員安全營救上岸;2016年5月24日,東澳村小李(化名)父子在牛山島海域遇見大霧,因機器故障、燃油耗盡陷入困境,俞昌茂與同鄉漁民不顧風浪危險將12名海上船員安全營救上岸;2017年8月19日6時許,在澳前鎮白姜錨地,新東園和安達盛運輸船舶發生碰撞,導致新東園船舶沉沒,13名船員落水,俞昌茂不顧大霧影響,主動出海搜救落水船員,并成功營救4名船員;2018年6月23日7時許,3名平潭澳前籍漁民駕駛一小型漁船到牛山島附近海城進行漁業捕撈,11時許,由于風浪過大,導致該小型漁船翻船,3名船員遂落水,附近海域作業船舶因風力過大等原因,多次嘗試援救并未成功,12時許,俞昌茂得知該緊急事故后,駕駛其平澳東星028漁船前往牛山島海域營救,經過近2小時的營救,于當日15時30分許,終將3名船員成功營救,安全接回東澳碼頭,失事的小型漁船也順利被俞昌茂拖回港內。

俞昌茂在生死關口一次次挽救了他人的生命,卻也一次次將自己置于生死攸關的境地,但這位平凡的漁民卻不曾向任何人索取過報酬。每次施救過后,俞昌茂便默默離去。“漁民哥”的正義之舉,贏得了眾口一致的“海上救生員”的美譽,而俞昌茂把每一次見義勇為的偉大壯舉,都甘當做漫漫人生的良善積淀,為社會傳達著正能量。

(平潭綜合實驗區文明辦 施雨晴供稿)

誠實守信:2人(組)

黃水杈:七旬老人義務守墓60載  風雨無阻護忠魂

黃水杈,男,1947年7月生,是廈門市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的一位居民。懷著對烈士的感恩和崇敬,黃水杈年少時便立志要守護好烈士墓。而他也信守諾言,從少年時到古稀之年無一年停止過守墓,至今已過了60個年頭。

耳濡目染 放牛郎“接棒”守墓

古宅村的村民們從小就聽過這樣一個故事:1949年9月18日,在古宅村稍作休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一軍九十三師二七七團、二七八團、三七九團戰士,從古宅山頂順著十八彎道下山,準備前去解放同安縣城。道路兩旁,擠滿了熱情迎送解放軍的古宅人。突然,二七九團一營的一匹戰馬腳下一滑,坐在馬背上的一名山東籍戰士和它一起掉到坡底。這位戰士本就在戰爭中受過傷,如此一來“傷上加傷”,性命垂危。由于部隊急于打仗,便拜托山腳下的一戶人家——黃查某幫忙照顧并料理后事。

當日下午,這名跟著戰馬掉到坡底的山東籍戰士犧牲了。古宅村村民含淚將他安葬在古宅村的柚柑嶺上。之后,黃查某每逢清明等重要節日,都會按照當地習俗去打掃他的墳墓,以祭奠英靈。

黃水杈便是聽著這個故事長大的,等到黃查某年紀大了以后,他便主動接過守墓“接力棒”,一做就是60年,風雨無阻。

信守承諾 60年來未要一分報酬

無名烈士墓在沒有修建之前,雜草多,一天整理不完,年輕時黃水杈便在無名烈士墓附近自建了一座簡易房子,作為守墓時的簡單休息地。2018年,在他的建議下,相關部門對這座無名烈士墓進行修繕,同時將古宅村的另一座無名烈士墓遷移至此。

修繕好墓地,為了讓無名烈士墓變得更“漂亮”,閑暇時黃水杈就帶著鋤頭上山種七里香,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七里香的芬芳一直伴著長眠的無名烈士。

黃水杈60年來信守諾言、無償守護烈士墓的事跡,不少村民都聽說過;有些鄉親勸他,可以找政府要一些管養補助。黃水杈則認為,他如今生活得很好,不需要這些。

教育子孫 像對待祖墳守烈士墓

小時候,黃水杈跟隨大人到烈士墓祭掃;后來,他就自己前去祭掃;現在,他又帶著兒子或孫子上山掃墓。黃水杈不僅自己認真地守護烈士墓,也教育子孫要像對待自家祖墳一樣守護它。

無名烈士墓旁邊的路是黃水杈每日放牛羊的必經之路,他幾乎每天都要去看看。清理雜草、打掃枯枝落葉,累了就靠著一棵樹坐下來,與烈士們說“悄悄話”。他表示,一天不去心里覺得不踏實。

60年,對黃水杈來說,改變的是他的容顏,不變的是他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敬仰。作為一個樸實的農民,他用自己最樸素的方式告訴后人,要銘記歷史、銘記英雄。

(廈門市委文明辦 陳秀娟 供稿)

吳朱青:“掌舵人”以誠信引領企業不斷發展


吳朱青,男,漢族,1981年5月出生,福建省霞浦某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始終秉持“誠心守信、開拓創新”的經營理念,嚴格保障產品質量,用心對待每一筆訂單,做到履約率100%。同時,他注重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在捐資助學、幫扶貧困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吳朱青帶領企業多次獲得“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被金融機構評為AAA級信用企業,企業“3A”商標也獲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標和寧德市知名商標稱號。2022年被評為寧德“身邊好人”。

以信為本,堅守初心

吳朱青大學畢業后,回鄉即全心投入制造實業,在引智合作、產品升級等多領域全方位推進革新,推動企業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在大力創新開發新型節能型電子類產品的同時,獲得了多個國家專利。

工作中,吳朱青始終將“誠信、品質、服務”作為企業理念,通過規模化、制度化的運營模式,提高產品質量和研發能力,以優質的產品和真誠的服務,提升企業誠信文化,獲得了上下游企業的信任。在疫情影響下,公司依然不斷獲得訂單。

多年來,吳朱青從未有過主動違約的情況。2018年由于臺風的原因,導致在溫州裝柜待發的貨物受影響,為了避免延期交貨,吳朱青親自帶隊開車帶包裝到現場翻裝產品,最終準時交貨。在受疫情影響,原材料價格暴漲,產品沒有任何利潤甚至虧本的情況下,吳朱青寧愿虧損30萬元,也依然堅持按照合同完成訂單,以誠信贏得客戶的尊重和合作。

另一方面,吳朱青始終堅持引導身邊的人以誠信為本。2020年一位員工因為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按期償還貸款,他了解到情況后,主動幫助員工,提前預支一大筆工資讓其償還貸款,他說:“不能讓自己身邊的人,因為一次無奈而失信。”就是因為吳朱青始終這樣堅持以信為本,他帶領的企業多次獲得“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被金融機構評為AAA級信用企業,企業 “3A”商標也獲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標和寧德市知名商標稱號。

飲水思源,情系社會

在工作之余,吳朱青還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切實履行起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他始終踐行“為企業添彩,為社會增輝”的精神使命,對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助學助殘、體育公益事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屢次為社會公益事業捐資出力。除了帶頭為群眾創辦鄉鎮足球協會,出資舉辦鄉鎮足球聯賽,豐富群眾文體生活,還長期資助學生,并于2021年捐助七萬元給三沙教育促進會鼓勵發展鄉鎮教育。疫情期間,他還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將部分車間轉產防疫口罩,展現企業家的擔當。

(寧德市委文明辦 李瑩 供稿)

敬業奉獻:2人(組)

梁木山:獨臂教師扎根山區25年育桃李

梁木山,男,1975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漳州市長泰區枋洋中學語文高級教師。25年來,他不以殘疾為由放松懈怠,恪盡職守,忘我工作,扎根山區教育,譜寫了一位教師愛崗敬業的時代先鋒曲。2011-2013年,他連續三年榮獲長泰縣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2014年榮獲漳州市先進教育工作管理者、“長泰縣優秀班主任”和“長泰縣語文骨干教師”稱號,2020年榮獲“漳州市初中教學質量先進個人”稱號。

身殘志堅,扎根山區無怨無悔

1998年秋,他不幸遭遇車禍,落下終身殘疾。“即使身有殘疾,我一樣可以教得很好。”憑借這個信念,他一瘸一拐地重新走上講臺。25年來他從沒有請過假曠過課。努力終有回報,所輔導的學生在2001年全縣語文中考中獲得第二名。為給競賽的學生做輔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他犧牲了無數的節假日。2005年擔任初三年級的年段管理,他所帶的年級當年的中考取得語文成績位居全縣第二,年段總成績排名位居全縣第三。

愛生如子,學習生活無微不至

25年來,他始終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學校大部分學生都是寄宿生,每到開學的第一天晚上,他總會來到學生宿舍,和他們溝通談天,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每到周末他常將學生請到家里做客,真正從生活、思想上關心他們,學生們都知道有困難就找梁老師,有心事、難事,找梁老師也能得到解決。

為了山區學生能夠讀上書,他走遍了全鎮的自然村。有一次學生小盧兩天沒回學校,放學后急忙到他家去了解情況,但小盧家位于離校7公里多的大山上,由于剛下完雨路面濕滑,加上他單手騎車不便,上坡的時候連人帶車一起摔倒在山路下,從山坡上滾了下來,將腳摔傷。但是第二天他依然拖著紅腫的腿準時為學生們上課。學生們都深受感動,曠課小盧更是將自己的凳子送到講臺,哽咽地說:“老師我再也不曠課了,您就坐著講課吧……”。

勇于改革,教學相長效果顯著

在教學實踐中,他自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授課經驗,他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心理,總結出一套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形成了“教法多樣,重點突出,語言生動,邏輯嚴密”的教學風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所任歷屆班級,語文成績均居年段第一。他所輔導的學生,參加區市各種競賽榮獲多人多次一等獎二等獎。他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撰寫了1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并多篇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雜志發表。如:《以“興趣、積累、創新”為主線——作文教學之我見》在《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學論文匯編》上發表;《初一語文教學反思》在《科學導報》上發表;《淺析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在《都市家教》上發表;《讓多媒體技術激活語文課堂》在“三優聯評”中被評為漳州市優秀論文二等獎。

二十五年如一日,他扎根鄉村,把青春、激情奉獻給了熱愛的教師事業,把愛心、真誠獻給了學生,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最美教師”的內涵,用堅守和承諾澆灌滿園桃李。

(漳州市委文明辦 盧元仲 供稿)

黃全能:“城市全能美容師”為城市美容燃盡最后一絲光熱

黃全能,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1982年8月參加工作,原廈門市環境衛生中心(市垃圾分類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2022年1月10日,在檢查保潔普掃工作時突發疾病離世,永遠放下了他所鐘愛的市容環衛事業。他40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敬業奉獻:垃圾分類工作他嘔心瀝血;疫情面前他逆行而上;文明創建他身先士卒;科技工作他創新攻關……曾獲得全國優秀農場場長、廈門市“五一”勞動獎章、2011-2013年度廈門市勞動模范、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等榮譽。

垃圾分類持續領跑全國的“內燃機”

他堅持做好前期謀劃,對垃圾分類全流程進行設計,在實踐中不斷破解難題。如高層住宅樓全部撤桶,優化合并投放點,推行定時定點投放;推行分類直運,解決混裝混運“老大難”問題;建立暗訪考評隊伍;形成較為完善的分類硬件體系;推動出臺《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及配套政策文件,為依法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奠定了基礎。廈門連續15個季度名列住建部垃圾分類考核成績全國第一,“廈門模式”成為了全國的標桿。

疫情防控殲滅戰的“逆行者”

疫情面前,他逆行而上。2020年,他主動放棄春節和休息日,還帶病堅持工作,帶領廈門環衛戰線迅速謀戰、科學應戰,確保疫情期間全市環衛行業仍正常運轉,守護了市民群眾的生命安全;2021年9月,廈門市同安區等區域突發本土疫情,他聞令而動,靠前指揮,組織環衛系統三批人員支援各區一線抗疫,每天僅協調工作的電話就有上百通。他沖鋒在前,具體協調組織全市抗擊疫情愛國衛生統一行動;積極向廣大職工普及防護知識,起草環衛防疫標準規范,在全省率先向環衛工人發放《防疫知識手冊》,確保一線環衛工人安全上崗。奔赴現場指導環衛企業妥善處置涉疫垃圾,穩定“軍心”,推動廈門在全國率先實行廢棄口罩“專桶投放、專車收運和專廠焚燒處理”模式。

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力軍”

他立足文明創建工作要點難點,帶領單位全員放棄雙休日開展拉網式路巡,為廈門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付出辛勤勞動和心血。他創新“以克論凈”背街小巷專項考評機制;在服務保障“廈門會晤”等重大活動中,始終戰斗在一線,率眾創立“三個三”海漂垃圾治理機制,打造高價值“碧海銀灘”,打造“中國最干凈城市”。

科技工作創新攻關的 “百寶箱”

在園林行業工作期間,他獲得福建省有突出貢獻農業科技工作者、第四屆福建青年科技獎。他還多次組織籌建歷屆中國世界園林博覽會的“廈門園”和“閩園”建設,且全部獲得主委會大獎。他主編《珍奇植物》等專業書籍,為廈門及至全省園林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到環衛行業工作后,黃全能帶領團隊攻破垃圾滲濾液處理這項全國性難題,有效解決了東部固廢中心原滲濾液處理不達標的問題,相關主要指標還明顯優于國家標準;攻克后坑環衛基地滲濾液處理難題,此做法已成為教案。

(廈門市委文明辦 陳秀娟供稿)

孝老愛親:2人(組)

王林慧:00后女生帶著癱瘓母親求學9年 用愛撐起一片天

王林慧,女,2002年12月出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實習護士。當同齡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時,她已需要面對母親常年癱瘓在床、父親身體欠佳長期住院的困境,早早扛起家庭重擔。從初中起,她就帶母離家求學。九年來,從學校宿舍、醫院到出租屋,她始終如一、無怨無悔照顧母親,事事親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女兒的愛與擔當。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獲評寧德市第三屆“尊老孝親美德少年”、寧德市第三屆留守流動兒童“自強之星”、第六屆寧德市道德模范、福州身邊好人等。

自幼扛起家庭重擔

在王林慧1歲時,母親林細碧因類風濕關節炎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之后癱瘓在床,屬一級肢體殘疾。9歲時,父親身患疾病,喪失勞動能力,住院治療。自王林慧記事起,都是居無定所,頻繁搬家。當同齡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時候,王林慧已用稚嫩的雙肩扛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從初中起便獨自帶著母親住在學校周邊,一邊照顧母親一邊上學。

雖然生活壓力大,但王林慧沒有被困難所擊垮,而是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初中時寫的作文《挫折與成功》獲得了第十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預賽一等獎。初中畢業后,她的成績原本可以上一所不錯的高中,但是為了更好地照顧父母,同時也想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減輕更多人的病痛,將小愛轉化為大愛,她選擇了閩東衛生學校就讀護理專業。

帶母求學自強不息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作為一名學生,她勤奮努力,成績優異,在閩東衛生學校就讀的三年期間,王林慧成績始終名列前茅,連年獲評獎學金并被評為“三好學生”,并于2019年通過了護士執業資格證書考試。

升入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就讀大專后,王林慧便帶著母親遠赴福州閩侯上學,在學校與出租屋之間來回奔波。她每天早早起床,給母親穿衣、梳頭、洗臉、刷牙、倒水喂藥、買早飯。一放學,就從學校食堂打了飯,匆匆趕回家,陪母親一起吃飯,再給她按摩,等一切收拾妥當后,才能拿出課本學習。

2021年4月母親病情惡化,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住院治療,王林慧不得不來回奔波一個多小時,往返于學校和醫院間,但她卻始終不覺辛苦,認為“和家人在一起還是最重要的”。

在照顧母親的同時,王林慧也積極參加學校活動,做到孝親、學習兩不誤,年年都拿獎學金。為了節省家里的開支,她還參加了學校的勤工儉學,在寒暑假期間去打工。

母女相依傳遞溫暖

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實習期間,王林慧又帶著母親,把家搬到醫院附近,一邊實習一邊照顧母親。放假時,只要母親身體狀況允許,她便會推著輪椅帶母親到周邊景區游玩,希望通過這些方式,緩解母親病痛。空余時間,她還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用專業所學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傳遞溫暖。

9年帶母求學路漫漫,母女倆攜手走過風風雨雨。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王林慧學會了“用愛編織夢想,用心書寫未來”,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孝順、樂觀、勤奮,用自己小小的力量撐起母親的一片天,她的堅強、樂觀和懂事讓人動容,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對她的事跡進行了報道,引發大量網友點贊關注,引起廣泛社會共鳴。

(寧德市委文明辦 李瑩 福州市委文明辦 呂雅萍 供稿)

關福玲:好弟媳用愛守護智障大哥30余載

關福玲,女,1963年7月生。“兄弟睦,孝在中。”說的正是關福玲夫婦的故事。關福玲是南平市拖拉機廠退休職工,自1985年與丈夫李傳利結婚后,她用一顆善良、真誠的心,盡心盡力照顧智障大哥30余載。2022年,關福玲被評為孝老愛親類“延平身邊好人”,其家庭獲評南平市最美家庭。

淳樸夫妻,為愛負重三十年

李福本是關福玲丈夫的哥哥,他是個不幸的人,患有智力二級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至今未婚;但他又是幸運的,2016年關福玲的公公去世后,關福玲考慮到大哥李福本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與人正常交流,獨自居住不安全,便與丈夫李傳利將大哥李福本接至家中照顧。對于無法自理生活的李福本,夫妻兩人一直悉心照料,精心安排他的飲食起居,早晚定時囑咐他吃藥,而這般“簡單”的事情已成為關福玲生命中周而復始的固定內容,并默默堅持了30余年。

寒來暑往,無微不至顯溫情

由于李福本與人交流有障礙,且不知天氣冷暖,關福玲夫婦每天都要為其準備好每天要穿的衣服,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并不厭其煩地交代一應事宜:平時最好不要獨自一人出門,如果出門的話一定要記得回家時間,不要在外面逗留太久......為了確保李福本的人身安全,夫妻兩人有時甚至一整天陪伴在他的身邊,寸步不離。在關福玲夫婦的悉心照料下,李福本按時吃藥,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每天作息時間規律,還能偶爾到公園散步,精神狀態良好,身體健康。

“我嫁給李傳利時就已經選擇了他的家庭,他的大哥也是我的大哥,贍養大哥是我的本分。”對這30多年的辛苦,關福玲從不抱怨,滄桑的臉龐,粗糙的雙手,無不體現出關福玲為了這個家付出的艱辛與汗水。關福玲用三十年如一日的行動,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的時代贊歌。

鄰里和睦,默默付出贏贊譽

走進關福玲家里,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凈凈,十分溫馨。正在客廳里看電視的李福本雖然智力存在問題,可是當別人問起弟媳關福玲的時候,他卻一下子來了精神,連連點頭說道:“好好好!”關福玲對待家人溫和善良,對親戚鄰居也是大方仗義。不管誰家遇到點難事、誰家有了困難、誰家有了爭執,她都熱心盡力幫忙。心地善良、為人正直、處事公道的關福玲也贏得了鄰居的尊重和信賴,大家都親切地喚她“關大姐”。

(南平市委文明辦綜合科 供稿)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
東南網承辦
文明風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閩新備 200605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