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最新国产精品视频每日更新,日韩欧美高清播放器,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人妻教师痴汉电车波多野结衣,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

 
◎ 當前位置-行業掃描
福建永安:電力老人帶我們走進天然電力博物館
文明風   |  時間: 2008-10-17   |   文章來源: 文明風
 

    文明風10月17日訊(通訊員 管其乾 高鵬強)建國59周年之際,筆者在福建永安供電職工林志強的家里看到了一張反映抗戰勝利初的1945年永安電力工人在架設電線的老照片。這張泛黃而又有些破損的老照片是林志強已故的父親林長春先生遺留下來的。照片上,包括林長春先生在內的一群電力工人正電桿上在架設電線,周邊還有一群圍觀的百姓。

    從這張老照片開始,筆者多方追尋與其相關的記憶,因此揭開了永安供電70年的歷史。從中發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永安供電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永安供電局的歷史始于抗戰福建“陪都”的永安電廠

    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在哪里?林長春先生已經去世多年,除了其余幾張同一時期的照片,沒有其他任何線索。今年88歲的現永安供電局退休老人陳秉坤看了照片后證實,照片上的地點是現在的永安市繁華鬧市——永安南門頭;從林長春先生留下的其他相關照片上的日期標注推斷,這張照片的拍攝的年代是 1945年。

    陳秉坤老人話語不多,筆者又訪問了永安供電局今年69周歲的退休老人郭維鐵。這位喜歡運動的退休勞模,以其大量的親身經歷向我們講述了永安供電70年的歷史。

    郭維鐵在老家在福建省永春縣農村,1956年,小學畢業的他憑著自己的一身力氣和在當時也算是個“農村文化人”的閱歷,來到了福建永安。

    郭維鐵來到永安時,位于永安城郊的桂口村有一座抗戰時期的的國民黨福建省政府留下的水電站——桂口水力發電所,初到永安,郭維鐵便在那里做臨時工。遇到粗活他不怕贓,遇到重活他不怕累,此后不久,郭維鐵被錄用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工人。

    郭維鐵告訴筆者,永安有電的歷史應當追溯到民國13年(1924年),永安基督教會醫院院長兼顧醫師、美國人蘇雅各在巴西車碓(今該市文體休閑中心附近)興建了永安縣第一座小水電站,裝機容量25千瓦;而永安供電局的歷史則應當追溯到抗戰福建“陪都”時期的永安電廠。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后,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1月20日,南京國民政府宣布即日遷都,而沿海、沿江等戰略前沿省份的國民黨省政府,多先機撤出原先省會城市,輾轉于偏僻城鎮、邊遠山區或水網鄉村。“手提鄉公所,身背區公所,小車推著縣政府”一時成為淪陷區地方政權景觀。 1938年5月,廈門淪陷,國民黨福建省政府決定由福州內遷永安,7 月福建省政府遷至永安縣,自此永安成為福建省政府臨時所在地,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福建省會遷回福州。

    1939年10月,國民黨福建省政府在永安第一橋附近建成了一座專燒木炭的煤汽機40匹發電機組30KW;1940年底,永安北門安裝了 75匹木炭汽輪發電機組;1945年在永安公正路又建成了一臺30KW的木炭發電機組;1940年1月,當時的國民黨福建省政府財政廳長、后來曾任臺灣國民黨“總統”的嚴家淦先生親自撥款,在永安桂口建成了第一臺瑞典水輪機和132KW英國發電機組并投入運行;1943年10月,第二臺國產仿造水輪機和上海華通公司制造的132KW發電機組投入運行。歷經7年的建設,到了1943年(民國32年),永安電廠已成為擁有4座火力發電所和1座當時為全省最大的水電站——省屬桂口水力發電所,火電裝機總容量204.5千瓦;水電裝機總容量264千瓦……5個發電所供應永安城區和吉山用戶,人均用電水平4.94千瓦時。民國34年(1945年),永安電廠已擁有5個發電所和碾米、鋸木、磨粉、制冰、木炭5個附屬工場。
 
    在郭維鐵等永安電力老人的指點下,筆者來到了現永安市燕南街道桂口村。發源于永安市后花園上坪天斗山,以及西洋鎮境內千米高山將軍寨主峰之下的嶺頭、吉嶺、銀坑和洪田鎮境內千米高山紫云洞山的巴溪河,在流過眾多的森林峽谷后,在桂口村的外桂形成了一段弓形的小河灣,一座水泥石砌的欄河壩把巴溪河攔下,在一個銹跡斑駁的鐵管護欄下,是一個水泥和小鐵管構成的閘欄網,閘欄網后的引水渠好比一把弓箭上的弦,讓巴溪河的河水改了一個方向后再與天然河道匯合。

    河水順著當年在峽谷里挖成的引水渠,數百米后,穿過鷹廈鐵路的涵洞,再緩緩流過數百米便到了當年桂口水力發電所的引水渠壩頭。引水渠的一側是大小不同的卵型石頭所砌的小路,沿著這條小路,我們看到引水渠的進水閘門和出水閘門上都有一座形如碉堡的青磚所砌水閘房。站在出水閘門邊上,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荷槍實彈站在出水閘門的巡道上站崗的士兵;站在出水閘門的下方往下看,覺得那個出水閘門的壩頭更像三、四十年代的戰爭影片里的崗亭和工事。出水壩下的建筑新老交錯,有青磚瓦房的廠房,也有鋼筋水泥澆鑄的廠房和紅磚瓦房。瓦房是當年的老廠房重建,白色的鋼筋混凝土廠房是近年新建。在一座紅磚瓦房里,迄今還依舊擺放著一臺鑄有“福建省企業特種股份有限公司鐵工廠造,(民國)三十二年十月”字樣的水輪機,水輪機上布滿了灰塵,其外殼上的螺絲繡跡斑斑。

    “這就是1943年投入運行的國產仿造水輪機,我到桂口水力發電所時,桂口水電廠的水壩還是國民黨省政府留下的松木水壩;1962年桂口水電廠并入永安火電廠,人員機構并入永安火電廠下屬的永安供電所;1965年桂口水電廠將松木水壩改建為水泥壩,原先用杉松木板建成的宿舍也改為磚瓦結構; 1972年,曾經是全省最大的水電廠——桂口水電廠劃歸永安縣水利電力管理局管理”, 郭維鐵告訴筆者。
“抗戰時期的永安電廠發電量雖小,卻為永安這個抗戰時期的東南文化名城提供了能源。省會內遷永安以后,大批優秀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如左翼作家黎烈文、小說家王西彥、政治經濟學家王亞南、名記者時事評論家羊棗、名音樂家唐學泳、南社詩人朱劍芒……等薈萃永安,小小永安縣就有大中專院校十幾所,文化學術團體40余個,編輯單位近20個,出版社近 30家,印刷所19家,出版各種報紙12種,雜志129種,各類專著700多種,叢書叢刊近40套,文化名人之多,文化繁榮之程度空前。英美各國還在此設立了領事館和新聞機構,使永安成為舉世矚目的江南抗戰文化中心”,郭維鐵說。

 
 永安供電局QC小組獲全國電力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 10-09
 永安發電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強隊伍樹品牌增效益 08-19
 永安供電局:無私奉獻保供電 凱旋回歸受表彰 10-15
 永安市安砂水力發電廠:百日攻堅吹響黨員奮進號角 10-15
 永安供電局員工國慶期間堅守崗位做貢獻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