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最新国产精品视频每日更新,日韩欧美高清播放器,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人妻教师痴汉电车波多野结衣,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八閩文明> 三明 > 正文
文明進墟場 助推新農村
http://www.by1520.com?2009-08-27 09:09? ?來源:三明市文明辦    我來說兩句
   二、主要成效

  我市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的同時,著眼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加快“以城帶鄉、共同發展”進程,強化服務“三農”意識,扎實開展文明墟場創建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

  1、宣傳了黨的新農村政策。通過開展文明墟場創建活動,各級各部門借助墟場墟日這個平臺,大力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大力宣傳各地涌現出來的新農村建設先進典型,營造了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梅列區在各個墟場墟日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宣傳月”活動,舉辦農業知識專場宣講15場、文藝演出13場,刊出黑板報38期,張貼宣傳標語151條,懸掛橫幅42條,印發《梅列區新農村建設宣傳冊》5000本、新農村年歷4000份。他們還將惠農政策、總書記批示精神、農業技術和信息、村務情況編印成《村務報》,在墟日發放給每一位村民,一批新型農民摒棄了舊陋習,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寧化縣在墟場墟日組織開展了“堅持科學發展、共建和諧寧化”墟日主題教育活動,舉辦了發展成就圖片展和優秀共產黨員張仁和事跡宣傳等活動,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奮起直追,爭創一流”的新時期寧化精神。永安市在墟場墟日集信息傳播、教育培訓、宣傳發動為一體,組織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活動,獲得了“全國綠色小康縣”稱號。將樂縣在墟場墟日通過開展“六個一”活動,將各部門工作觸角延伸下去,把黨的方針政策和各種信息服務送到農民身邊,培育了一批農村宣傳文化中心戶。三元區以“九進農家奔小康”為主題,在墟場墟日組織區直部門為農民直接提供“政策、科技、文化、衛生、平安、環保、信息、美德、共建”等九項服務,開展“美德進農家走進墟日”廣播直播活動,涌現了一批“文化中心戶”、“平安戶”、“文明戶”、“誠信戶”和“美德在農家”示范戶、好婆媳、好公婆等新農村典型。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與實踐活動,廣泛宣傳了黨的新農村政策,推動了鄉風文明新風尚的形成和發展。

  2、提升了農村文明程度。我市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把開展文明墟場創建與農村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基層政權結合起來,同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為廣大農民服務結合起來,抓示范、建陣地、辦實事、促共建,從具體事情抓起,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有力推動了新農村建設。明溪縣建立文明墟場激勵機制,將文明墟場創建活動列入鄉鎮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各鄉鎮緊緊抓住新村建設、改水改廁、生態公益林保護、農業綜合開發等時機,大力推進文明墟場創建。清流縣堅持把文明墟場創建與“村會協作”、科技興農結合起來,在各個墟場墟日推廣大路口村的做法經驗。寧化縣把文明墟場創建與學習張仁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結合起來,在各個墟場墟日開展黨員干部“領富幫富共發展” 結對幫扶活動,帶動農民群眾學文化、學技術、學經營。還利用墟場墟日組織群眾參加“先進文化進祠堂”活動,樹立了10個思想道德建設示范村,其經驗在省、市媒體進一步宣傳推廣,被評為全市和諧社區建設創新活動成果二等獎。建寧縣利用各個墟場墟日開展 “四創建”(創建無賭博村莊、創建環境整潔村莊、創建文明信用戶、創建文明守法戶)宣傳教育活動,樹立了金溪鄉斗埕村、均口鎮修竹村等10個思想道德建設典型示范點。尤溪縣把“八榮八恥”編寫成 “山歌”,在墟場墟日發給農民傳唱。大田縣把文明墟場創建與“三清六改”、移風易俗緊密結合,把3月定為“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活動月,掀起農村環境整治熱潮。梅列區利用墟場墟日開展“萬冊圖書進農家”活動,將轄區130多個文明單位捐獻的1.5萬多冊、價值10余萬元涉及科技、法律、道德、生活保健等方面的圖書捐贈村民圖書室。沙縣在墟場墟日舉辦 “沙縣小吃”農民培訓班,加大誠信教育力度,提高了“沙縣小吃”品牌含金量。并按照“六個有”的要求,以“三清六改”為重點,采取集中整治和分散清理相結合的辦法,突出抓好農貿市場、道路交通、違章搭蓋、村容村貌等重點區域的環境整治,墟場面貌得到較大改觀,群眾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通過在農村墟場墟日大力開展以各種形式的學習教育和實踐活動,廣大農村農民積極參與,主動革除各種陋習,各方面素質都有了明顯提高。永安市大湖鎮獲得第十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三元區巖前鎮、尤溪縣西城鎮、泰寧縣水際村、寧化縣石壁村獲得第十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村鎮稱號,另有23個村鎮獲得第十屆省級文明村鎮稱號。

  3.促進了農村發展。通過開展文化進墟日與文化下鄉活動,為農民群眾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在數量上多了起來,不僅豐富了農村墟日的文化內涵,在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引導農民群眾文化消費上也取得了明顯成效。據不完全統計,我市9個縣圖書、音像消費總值由2005年的8031萬元,增加到2008年為8946萬元,增長了11.4%。在帶動農村文化消費的同時,也提高了群眾的致富能力,使農村墟場商品交流、文化交流、信息交流融為一體。通過開展文化進墟日與文化下鄉活動,進一步活躍了農村群眾性文化活動,并打造了“村會協作”、“農家155服務熱線”、“走進墟日”、“文化流動車、衛生診療車、移動服務車‘三車惠三農’集中下鄉服務”、“先進文化進祠堂”、“宣傳文化中心戶”等一系列文化服務品牌,產生了廣泛社會影響。如永安市確定30個文體特色村(居)示范點,篩選35個農村表演隊組成永安市民間藝術團,其中3支加入省民間藝術團。全市行政村共有文化協管員1737名,有上百支的民間文藝社團,經常利用農閑、節慶和集市、民間民俗節日等時機,組織開展系列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在保持和發揚地方特色文化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全市擁有鄉鎮文化站118個,近1000個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室,135個村建成“農家書屋”,還培育了1000戶基層宣傳文化中心戶,有力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了廣大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 余瑧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心情榜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